2017-01-05
2017-01-04
2017-01-04
2024-08-06
——云南省委政法委定点帮扶宁蒗县扶贫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王宇
魏磊摄影:2018年11月29日,适逢小凉山彝族年节,由云南省法学会、省司法厅、团省委主办,丽江市、宁蒗县和西川乡有关单位承办的“2018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宁蒗西川行”活动在宁蒗县西川乡成功举办。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坐落在滇川交界的小凉山崇山峻岭深处,世代聚居着彝、傈僳等12个少数民族,受地理环境影响,这里贫困面广、贫困度深,91个村中贫困村一度多达82个,其中深度贫困村61个,全县27.9万人中有8.17万人属贫困人口,是集“山、少、偏、穷”为一体的深度贫困县,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自定点帮扶宁蒗县以来,云南省委政法委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总要求,通过一整套组合拳扎实推进精准帮扶,目前全县82个贫困村(包括61个深度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呈现出脱贫提速、发展提效、民生提质的喜人局面,古老的村落焕发崭新面貌。
花椒树下幸福日子长
2020年7月6日傍晚,记者来到宁蒗西川乡大柏地村。
放眼望去,乳白色的洋芋花铺满山坡,红艳艳的花椒果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花椒香味。在麦架坪村民组,记者凑巧赶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民小组会。
晚上7点半,麦架坪村民组全组20多户人家每家派出一位代表陆续走进低保户杨光模家的场院里,乡亲们热热闹闹打着招呼围坐在院子中央。小板凳不够,扶贫工作队和乡里的干部们就干脆坐在房前石头台阶上。
这个名叫“三讲三评活动”的会议,议题有三个:宣讲党和政府扶贫政策,讲评扶贫成效,了解乡亲们的生产生活帮扶诉求。
“党和国家政策好在哪?”西川乡乡长杨正银是土生土长的彝族干部,一连串话说起来像蹦豆:
好在房子上——以前我们住的是低矮的叉叉房(当地一种木头房),现在靠政府建房补助住上了新砖瓦房;
好在喝水上——以前大家用木桶背水喝、用扁担挑水喝,现在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想在村里找个“扁担”作纪念都难得找;
好在道路上——我们麦架坪以往只有一条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水泥路进村,我们彻底告别了道路破烂不堪的时代;
好在上学看病上——我们现在有助学基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实在困难还有临时救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对我们农村全覆盖;
更好在腰包鼓起来上——今年花椒长得好,过几天树上红彤彤的果子就会变成大把的票子,揣进大家的腰包里……
杨正银的话引起大家共鸣,村民们频频点头,说到“花椒丰产腰包鼓”,大家不约而同地拍起了巴掌,掌声、欢笑声在院落里飘荡。
接下来,驻村工作队现场连线几百里外昆明的种植专家,给种植户详细讲解花椒虫害的防治要点。
宁蒗驻村工作队总队长林松告诉记者,云南省委政法委始终把定点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太原先后14次到宁蒗走访调研,听取县、乡和驻村工作汇报,实地查看全县易地搬迁、教育医疗、产业发展等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与贫困群众座谈交流,专题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若昆等其他政法委班子成员均多次到宁蒗开展帮扶工作。
驻村工作队围绕脱贫摘帽总目标,按照住上好房子、培育好产业、建成好环境、养成好习惯、得到好保障的“五好”要求,建立脱贫攻坚议事、“挂包帮”、资金整合、责任落实、考核奖惩、党建“六项机制”,做到“路线图”精准、“任务书”清晰。
目前,云南省委政法委已为宁蒗协调和引入各类帮扶资金和项目资金5.04亿元,从生态保护脱贫、发展产业脱贫、教育与医疗救助脱贫等方面,帮助宁蒗县解决了一系列管长远、利民生、固根本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助力全县发展花椒产业,年产量达3100吨,因花椒品种优良市场销路好,为农民找到了致富路。
彝族姑娘沙丽梅的心愿
两年前的夏天,90后彝族小姑娘沙丽梅,正面对着人生关键的十字路口。
高考结束,她收到了上海一家民办大学新能源汽车制造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多年求学心愿得偿;忧的是,昂贵的学费、路费、生活费压得她透不过气起来。
而此时家中的变故更是雪上加霜——父亲因为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
沙丽梅家是贫困户中的“老大难”,她3岁时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早在2014年她家就成为政府建档立卡帮扶对象。
“小学、初中、高中都减免了学费,国家每年还补助2800元生活费。没有这些资助,我肯定读完初中就辍学了,更不用想考上上海的大学。”沙丽梅说。
可是,今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就在沙丽梅为去上海读书的费用辗转反侧之际,一项针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新生入学资助计划,在云南省委政法委推动下悄然启动。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云南省委政法委制定教育扶贫计划,自筹资金并协调多个部门投入共计900万元,建立“宁蒗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新生入学资助行动计划”,为全县每名贫困家庭考入大学新生一次性补助4000元。
据宁蒗县教育局统计,3年来已有近2000名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资助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以沙丽梅为例,目前对她已经落实的帮扶政策包括:雨露计划每年资助3000元,入学贫困生助学金一次性4000元,国家助学贷款8000元。
由于沙丽梅家的特殊情况,云南省委政法委全体驻村工作队员又主动为其捐资助学15000元,帮助她解决读书期间的生活费缺口。
如今已经是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沙丽梅,自信满满地开始了新生活,她说:“大学毕业后,我想去山区支教一年,回报党和政府的关爱。”
扶贫扶志输血造血并重
“你们都不是好人,党和国家的好政策都被你们用坏了,你们凭什么让我脱贫?”2019年初的一天早晨,大柏地工作队和村“两委”正在村委会里商量近期工作安排,一个愤怒的声音打破了村委会的宁静。
经过反复核查,工作队发现前来反映问题的小王一家“两不愁,三保障”解决了,扶贫政策享受了,收入达标了,却不愿脱贫,害怕影响自己继续享受帮扶政策。而且,不少脱贫户都有这种心理。
“有一部分贫困户对自己到底是如何脱贫的,享受了哪些帮扶政策等不清楚,需要我们一一去讲明白;还有些人一定要做好思想工作,让大家明白国家政策的帮扶都是外在的、暂时的,自己有了本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驻村工作队在分析研判后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扶贫,更要扶志;输血,更要造血。
为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云南省委政法委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全县建档立卡户30568人外出务工,8658人走上了乡村公益服务岗位。为了畅通农民种植花椒的销路,省委政法委机关投入资金在西川乡新建花椒交易中心,吸引外地花椒加工企业商家入驻宁蒗,拓展销售渠道,带动旅游服务和其他农副产品销售,提高群众收入。
为杜绝因病返贫,张太原协调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派专家组和医疗队伍常驻宁蒗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援助,昆明市中医院对口帮扶宁蒗县中医院,推动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贫困家庭新农合参合率达100%。
云南省委政法委还投入专项资金210万元,帮助宁蒗县建设了法治教育示范基地,解决民族地区群众宗族思想长期存在、法治意识淡薄问题;监督实行村务公开,督促村干部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促进基层依法办事,管好用好各类帮扶基金;指导宁蒗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良好的治安环境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